- 社會服務
- 動物救援
- 生態永續
-
相聚不論長短...孩子最脆弱相遇...應『善待』
相聚不論長短...孩子最脆弱相遇...應『善待』
不論...發酸的廚餘桶 回收紙箱 草叢堆滿臉螞蟻... 公寓樓頂 停車場六個月大的女嬰被發現晚上獨自睡在一輛嬰兒車裡。她旁邊有一個淺綠色的背包,裡面放著一瓶嬰兒配方奶粉、尿布和她父母寫的一封信。「我知道這樣的行為很自私,但是我們真的走投無路了! 」
警方在尋找這名女嬰的父母。父母週六遺棄這名女嬰,是因為他們沒錢治療她的醫療費用。此事引發了有關“醫療費用”和“障礙兒童”的討論。
不論...⛓️父或母入獄 失蹤 重病 死亡
六歲的萱萱(化名)爸爸酒駕入獄,媽媽偏偏又於此時罹患乳癌四期不幸離開人世,只好先安置於寄養家庭。元元(化名)小男嬰出養至美國,從嬰兒時已在異鄉茁壯,因感念當初發現他的吳老太太,特地寫了一封信以感謝之恩。「親愛的吳太太,在我出養的資料中,你在媽媽自殘過程找到我,想跟你說聲謝謝,是你救了我一命!
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平均約有1,500~1,600名的寄養兒少,寄養家庭提供他們暫時性的避風港,讓他們從中得到妥善的保護與照顧。
也許沒有好出生...但可以應援我們的孩子,除增加探訪次數外,擁有條件更好,更完善的『寄養家庭』制度才能避免近年被虐死的剴剴案重演,令人痛心...我們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台灣雲後光 要倡議落實...用命換來的修法..
-
正在縫補中 --- 家庭的孩子
正在縫補中--家庭的孩子
有的父或母因各種原因帶著子女自殺的案件層出不窮,人們也不解,爸媽應視孩子為珍寶,卻捨得親手結束孩子生命,做蠢事時是否忘了孩子本是完整獨立的一個「人」?
每7分鐘就有一件兒虐通報,8成施虐者是父母。因為他們身邊都有一些壞掉的大人(酗酒/賭博/吸毒/家暴慣性...)
19歲未婚生子、遇男友施暴對像還有孩子!拿不到養育費、為照顧孩子被迫放棄工作、暴瘦受憂鬱症之苦,最終她撐不下去居然遺棄了孩子於公園角落...
又如癌末單親媽無力照顧幼兒被安置... 社工安排母子相會抓周
如何為面臨邊緣的孩子伸出關鍵援手?
早期的育幼院協助失依兒與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,手段以慈善救濟為主。隨著兒童保護觀念發展,受虐孩子進入機構,安置機構人員已不只是單純的生活照顧者,還須成為具備專業知能的「替代父母」。但有特殊需求的兒少,在家照顧就很困難,何況集體生活的機構?對需要日夜與孩子共處的生輔員或保育員來說,高強度、需日夜輪班的工作...『急難救助計畫』之安置費需要您的支持
照亮別人,就是照亮自己 台灣雲後光聯盟全體志工致謝
-
對需重建家園的災民⋯⋯伸出援手 壞掉的天氣 人心受創 建物損毀
對需重建家園的災民⋯⋯伸出援手
壞掉的天氣 人心受創 建物損毀
這方案與其他救助不同,它更加聚焦於緊急情況下的救助,旨在讓弱勢羣體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獲得及時的支持。它以實際行動援助受困者,幫助他們應對突發難關,為他們提供生活必需品、醫療救助、住房援助等方面的支持。此外,它還注重心理輔導和精神支持,幫助受困者走出困境,重拾生活的信心。
台灣雲後光聯盟救字(I發光 心不慌)計劃。急難救助/安置 / 安葬
-
善待成為『人 以 外 』的生命...
零撲殺上路多年遊蕩犬依不斷增,各地「犬殺」頻傳,保育類動物性命難保;被抓進收容所的流浪動物,狀況也不好,各收容所爆滿,收容的多數是老病傷殘,認養率低,還傳出有些縣市拒行安樂死,寧可讓浪浪拖著病體折磨到死...被質疑形同虐待動物。
有隻流浪犬頸椎斷裂,進所3天無任何醫療行為又不安樂死,放任牠哀號。零撲殺,公立收容所收容空間有限,只能優先捕捉具攻擊性、追車咬人的犬隻,收容所收的多以老、兇、殘、疾動物居多,不易送養,認養率下降,造成收容空間壓力。
動物罹病痛苦又無法治癒時,獸醫可以在評估後給予安樂死。但因每月都要公布安樂死數量,造成人員為避免被民眾或動保團體指責,寧願讓動物在所內病死,也不願在收容所內實施安樂死。
各地收容狀況壓力越來越大!收容所浪浪大多老兵傷殘 治療費比人貴,犬貓會先到動物醫院接受治療,7天後若無民眾認養,就會到委託的代養場進行長期收容,因為收容的都是兇惡、殘疾,相對死亡率會高一些,尤其狗又是群體生活,有時打鬥就會有傷亡,管理不易加上殘疾,醫療負擔會比較大。
流浪動物進來多數是老病傷殘,就會有醫療費的問題,兇惡的要一隻一籠也很難,打鬥受傷難免,這些動物沒有健保,治療費用不低於人。
「不棄養、不放養、 不虐待、不濫殺 」台灣雲後光聯盟全體志工敬邀
-
「小白,下輩子請別再當狗了」
某高雄市議員召開記者會公布一段虐狗影片,影片中1隻小白狗遭軍人以鐵鍊懸吊,且不斷掙扎後死亡,影片中的軍人還嘻笑「小白下輩子不要再當笨狗啊」,最後根據LINE通訊記錄查出是駐守高雄的海軍的陳姓中士班長、張姓及胡姓一等兵所為。
該連平時飼養包含「小白」、「加布」在內的數隻小狗,作為幫忙看守營區之用,但胡男為滿足個人私欲,先持自備的BB槍射擊「加布」,以此方式虐待動物,並要求張姓一等兵持手機拍下虐狗過程,胡再將影片上傳LINE供其他友人觀看。
某日陳姓中士班長結束晨操後,見「小白」在營區出沒,竟心生不滿,向張姓一兵說「讓牠消失,我不想看到牠」,張反問「我把它處理掉?」陳回說「隨便,我沒有意見」,涉嫌教唆張殺害「小白」。
張男找來胡男幫忙以鐵鍊綁住「小白」,2人持鐵鍊將「小白」牽往防波堤再用木棍敲昏,由張拍攝虐狗過程,再由胡男持鐵鍊將小白拉下堤防活活吊死,胡把「小白」丟下防波堤棄屍大海。事後張將虐狗影片上傳LINE群組供人觀賞轉載。殘忍行徑引發公憤。檢方偵結後,依違反《動保法》將3人以涉及教唆故意傷害動物致死、傷害動物致死等罪起訴。
當一隻動物被虐待後,牠們的創傷不只是身體上的。那些斷裂的骨頭、流血的傷口,只是我們看得見的痛苦。更深層的是,牠們從此對人類失去信任,活在恐懼與不安裡。你可能會發現,牠們曾經那雙充滿靈氣的眼睛,變得黯淡無光,那是因為牠們經歷了我們難以想像的折磨,那份痛是我們無法體會的。
傷害動物的原因有很多,有的人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怒氣,有的人是出於無知,甚至還有人只是為了尋求一種病態的快感。不管是什麼樣的動機,這樣傷害生命的行為,都反映出施虐者內心深處的空洞。
這起事件不僅僅是個案,它更像一聲警鐘,喚醒了社會對動物保護的集體意識。
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,多一點點的同理心,不只關心家裡的毛小孩,也多看一眼那些在街頭努力生活的生命。當你發現任何可疑的虐待行為,及時伸出援手,就是為牠們發聲。
保護動物不只是為了牠們,也是為了我們自己。一個充滿愛心與溫暖的社會,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文明。讓我們一起努力,讓每一個生命都能被溫柔以待吧!
-
在街頭求生,不慎喪命於意外...
台灣有更多人及城市投入友善動物、協助浪浪善終的行列
▼(´ᴥ`)▼當一般家庭越來越重視毛小孩的身後事,出現「寵物送行者」這樣的行業時,曝屍街頭的流浪貓狗,往往只能像垃圾一樣被清理,讓愛動物我們感到不捨,幸好台灣由台北市開創「讓牠們一路好走」的風氣,目前已有不少縣市跟進,讓「友善動物城市」的規格日趨完善。(ΦωΦ)北市環保局和動保處自2018年起始依「街道犬貓遺體作業處理流程」分工合作,2019年對外宣布而執行到2020年1月已替807隻貓和狗處理後事。
環保局清潔隊負責檢視路倒的貓狗,動保處人員接續驗屍、掃晶片流程的分工方式,不僅讓尚有氣息的貓狗,獲得了救治機會,有晶片的家貓家犬遺體也能送還飼主,環保局統計71隻路倒狗中22隻植有晶片,736隻路倒貓中120隻有晶片,由動保處聯絡飼主領回。
至於流浪貓狗的遺體則先送往焚化廠冰存,日後再委託寵物殯葬業者進行集體焚化和處理,北市並特別訂製專用的屍袋和禮箱,讓無主的牠們這最後一程能走得有尊嚴。
時隔近一年,竹市成全台第2個為流浪動物辦理後事的城市,台中市則是以些許之差,成為全台第3個顧念到流浪貓狗後事的城市。新北市動保處稱這種分工方式是「公私協力合作,為路死犬貓送最後一程」,更是「1加1大於2的力量」。
期待台灣有更多善良的人及城市投入友善動物、協助浪浪善終的行列。
台灣雲後光聯盟全體志工敬邀